《第二章》

第五節 般若智慧的種類

導言:般若智慧海,廣大無邊際,佛為不同根機眾生,引導入佛薩婆若海,乃以善巧方便力,廣說種種智慧,使眾生信解修習,破諸煩惱執著,而悟入正覺,得大智慧自在。本節乃略述種種智慧法義,共為八種:


壹、二智:根本實智、方便權智。

解釋如下:
  根本實智:簡稱實智,亦名無分別智,這是證我法二空的聖智。《大智度論》說:「摩訶衍(大乘)空門者,一切諸法,性常自空,不以智慧方便觀故空。如佛為須菩提說:色,色自空;受想行識,識自空;十二入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緣、三十七品、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十八不共法、大慈大悲,薩婆若,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皆自空。」
  以上是說,無論世間法的五蘊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或出世間法的十二因緣、三十七聖道品、十力、十八不共法、大慈大悲,乃至無上正等菩提等,皆是因緣和合而生,緣生無自性,體性皆是空,故《中論》說:「未曾有一法,不從因緣生,是故一切法,無不是空者。」所以不是以智慧方便觀照才空,從本以來,性常自空。世間法是隨雜染因緣而生,出世間法是隨清淨因緣而生,既皆是因緣法,體性常自空。故大乘空義,不論世間有為法,出世間無為法,體性畢竟空,常住一相,無有分別,一切無所得,故能一切法得大自在。

  方便權智:簡稱權智,亦名後得智,因這是由證人法二空根本實智,為度化眾生而生起的方便權智妙用。此智能照了一切法各別緣起的差別相,了知一切眾生根機的差別,煩惱障礙之不同,故能應病授藥。《思益梵天所問經》說:「世尊,何謂方便?佛言:如來為眾生,說布施得大富,持戒得生天,忍辱得端正,精進具諸功德,禪定得法喜,智慧得捨諸煩惱,多聞得智慧故,行十善得人天福樂故,慈悲喜捨得生梵世故,禪定得如實智慧故,如實智慧得道果故,學地得無學地故(阿羅漢果),辟支佛地得消諸供養故,佛地得無量智慧故,涅槃得滅一切苦惱故。梵天,是名如來方便說法。菩薩於此方便說法中,應勤精進,令諸眾生得於法利。」

  總結實智權智:《維摩詰經》讚佛偈頌:「能善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。」此中之「能善分別諸法相」,即是利他之方便權智;「於第一義而不動」,是指雖分別諸法相,心常寂不動,不起愛憎取捨,即是我法二空之根本實智。


貳、二般若:淺般若、深般若。

說明如下:
  淺般若:《般若心經要釋》解釋:般若有共般若與不共般若二種,對聲聞、緣覺及初心菩薩,所說般若義理較淺,通於三乘所同聞同修,稱為共般若,三乘修之證得我空,然尚有法執,故未證法空。

  深般若:對上位久修菩薩所說般若,其義甚深,是為不共般若,菩薩修此深般若,證我法二空之中道實相。


參、三智: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。

  佛眼圓明,圓照三智,故名正遍知。《大智度論》說:「一切智是聲聞、辟支佛事,道(種)智是諸菩薩事,一切種智是佛事。」此三智涵義,說明如下:

  一切智:《大智度論》卷二十七:「有人言:總相是一切智,別相是一切種智。諸阿羅漢、辟支佛亦能總相知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等;知是十二入故,名為一切智。聲聞、辟支佛尚不能盡別相知一眾生,生處好醜、事業多少;未來現在世亦如是,何況一切眾生。」
  一切智是二乘聖人聲聞辟支佛的智慧,只能了知一切法共通的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及十二因緣等的總相共相,能斷見思煩惱,了分段生死。但不能了知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及一切法,各別緣起的種種差別相,這只能稱為一切智。

  道種智:《三藏法數》引用《觀音玄義》說:「能用諸佛一切道法,發起眾生一切善種,是名道種智,即菩薩之智。」
  道種智的道,是指諸佛所說的無量道法,如三十七聖道品及六度等;種是種性,指眾生各種不同的根機。菩薩於此一切正道法,如理思惟而行,自修亦教授眾生,使眾生發起一切菩提善種。菩薩如是上求諸佛無量道法,下照眾生種種不同根性,應病授藥,利樂有情,名為道種智。

   一切種智:《大智度論》說:「佛盡知諸法總相別相故,名為一切種智。」這是說,佛智圓明,能徹底了知無量無邊三千大千世界,一切法共同的總相及差別的因緣相。故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說:「一切種智,一切法中,無法不見,無法不聞,無法不知,無法不識。」一切種智於十方三世一切諸法,無所不知,故亦稱為一切智智
  《三藏法數》說:「能以一種智,知一切道,知一切種,是名一切種智,即佛之智。」這是說,佛徹證一心實相,了知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故佛以一心,通達一切道法,普應眾生不同根機,而應病與藥,使眾生破一切惡,廣修菩提因種,成就無上菩提,如是之智稱為一切種智。
  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說:「須菩提言:世尊,云何為一切種智相?佛言:一相故名一切種智,所謂一切法寂滅相。復次,諸法行類、相貌、名字顯示說,佛如實知,以是故名一切種智。」
  以上開示大意:佛說一切種智有二種相貌:一者,通達諸法實相是一相是寂滅無相,此即我法二空的無分別智,故能於一切法寂然不動。二者如實了知諸法種類、名相、文字言說之不同,此即善巧分別諸法差別的權智。具足以上二義,名一切種智。


肆、三智:世間智、出世間智、出世間上上智。

  《大乘入楞伽經》說:「大慧,智有三種,謂世間智、出世間智、出世間上上智。」佛解釋此三智涵義如下:

  世間智:「云何世間智?謂一切外道凡愚計有無法。」凡夫外道世間智,乃計著分別世間是有法或無法。當見聞覺知世間五蘊諸法,即執為實有,如妄執有真實財富地位眷屬等。當所擁有的財富地位眷屬消失時,即妄計為無。故凡夫外道世間智,分別「有無」等法,不知這全是虛妄相,而起愛憎取捨心,造有漏業,相續輪轉生死海。

  出世間智:「云何出世間智?謂一切二乘著自共相。」二乘之聲聞修四諦法,緣覺修十二因緣法,二乘不知此是佛度眾生之方便善巧,乃執著此四諦、十二因緣諸共相法為實有之法,而成法執,不知這皆是緣起性空。故《般若心經》說:「無無明,亦無無明盡,乃至無老死,亦無老死盡;無苦集滅道。」這是說,實相中無十二因緣法、四諦法。佛於此經《大乘入楞伽經》亦頌言:「我智離諸相,超過於二乘,以諸聲聞等,執著諸法有,如來智無垢,了達唯心故。」一切法皆是心隨染淨諸緣所變現,故一切法性空,無實有之法。

  出世間上上智:「謂諸佛菩薩觀一切法,皆無有相,不生不滅,非有非無,證法無我,入如來地。」佛菩薩觀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皆緣起性空,空則無相,無相則無有生滅相,亦不住「有無二邊」,證中道一心,心亦是空相,故人空法空,不虛妄分別諸法,見一切法全是平等法界,而入如來地。


伍、三空:我空、法空、俱空。

  《三藏法數》解釋三空涵義:

  我空:凡夫妄認五蘊之中有一主宰性的我。若推求色受想行識五蘊之法,皆是緣生,無有自性,體性是空,不見具有主宰性的我。若有主宰性的我,何以不能主宰生命,免於老病死之苦呢?故眾生認為有一主宰性的我,這是虛妄顛倒我執,非真實之我,故說我空。

  法空:謂於內之身心,外之世界等一切法,計為真實有,名為法執。若推求一切法生起因緣,皆從因緣和合所生之幻化相,如夢幻泡影,隨緣生滅,無有自性,是名法空。

  俱空:謂執為實有之我法二執既遣除,亦不住於能空之空,若住於空則成偏空,已非真空。如是我法二空,空亦空,能空所空俱亡,方契真如一心,是名俱空。


陸、三般若:實相般若、觀照般若、文字般若。


實相般若:

此引用四部經論作解釋:
一、《大般涅槃經》:「無相之相,名為實相。」
  實相雖遍於十方法界,卻無相可見,以無相故無生老病死諸相,亦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法相。若是有相,全是虛妄相,皆是生滅法,無相之相方為實相。

二、智者大師《法華文句》:「言實相者,非虛故實,非相為相,故名實相。」
  凡是眼能見,耳能聞之相,全是因緣和合之相,故皆是虛妄相。而實相無相,雖無相可見,然佛菩薩慧眼,見無相空中有不空,空而不空,不空中具足恆沙性功德,方為真空實相。

三、蕅益大師《般若心經釋要》:「吾人現前一念介爾之心,所有知覺之性,及與境界之性,無分無劑,無能無所,無是非是,統惟一法界體,即是實相般若。」
  何謂是現前一念介爾之心?《淨土生無生論》說:「眾生刹那之心,至微至劣,故稱介爾。此介爾之心,迷昧者,謂此心為小,達人大觀,知真妄無二,而此妄心,全性而起,真性既無邊,此心亦無際。」這是說,妄念紛紛之現前一念介爾之心,是真心隨緣而生起,故介爾之心的體性即是真心,真心廣大無邊,此介爾一念心,返照迴歸真心時,亦廣大無邊際。
  蕅益大師發揮此現前一念介爾之心的實相說:若於自心妄想紛紛之中,一念迴光返照性空,心不東想西想,而安住於此一念清淨,此時能知之心與外境之性,融成一體,全是一心,外境雖有善惡是非大小之不同,此時全無分別,不辨別境界善惡美醜,無能見之心,亦無所見之境,能所不二,外境與自心合成一體,此即《華嚴經》所說:「一切法不作二觀」,自己本有覺性與世界之性合成一性,同一法性,同一法界體,此即實相般若。

四、《心經要解》:此分四段解釋實相般若:
  第一段:「蓋實相即中道真實之妙理,眾生本覺之真心。」這有二義:一者,實相乃非有非無,不住有亦不住空之中道第一義。若言其有,卻無相可見,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;若言其無,遍十方法界全是它,無一處不是,無在無不在,故是非有非無之中道一心。二者,此實相即是眾生本覺真心,故自心清淨即是實相,不用他求,善用自心,即能顯 現自心實相。
  第二段:「此心如如不動,動用無窮;一法不生,能生萬法;清淨本然,周遍法界,恆沙妙用,義廣難周。」
  般若真空之體,湛然不動,然隨緣起妙用,動用無窮,能生萬法,一切世間出世間法,皆是此心隨緣所生。此本覺清淨心,纖塵不染,經文說:「猶如蓮華不著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」,故是清淨本然。又周遍法界,充虛空遍法界全是此心,無一處不有此真心實相。實相般若能生萬法之妙用,有如恆河沙之多,故是義廣難周。
  第三段:「非語言能達,非文字能詮,語言道斷,心行處滅,能取所取,皆不可得。此即吾人虛靈不昧之真心,亦即實相般若之妙諦。」 實相無法以語言形容,文字亦無法描述,「語言道斷」,沒有開口處,開口即乖。《禪學指南》引用古德說:「妙高山頂,從來不許商量;第二峯頭,佛祖略容會話。」這是說,第一義之妙高峯頂,是無法言說;若有言說,已是落於第二高峯之方便權說。實相亦無法用心識想像推測,故是「心行處滅」,心寂滅無相處即是實相處。實相無相,故能取所取皆不可得,若是有所得,所得全是虛妄生滅相。以上即是說明,眾生靈明不昧,了了常知,人人本具之真心,亦即實相般若之微妙真諦。
  第四段:「先德說:實相般若,無相無不相,名為實相,無生死涅槃及諸法等相,是名真實諸法般若體相。」
  古德說,實相般若雖無相,然無不相,所謂「不變隨緣」,心性隨清淨因緣,則生出佛菩薩聲聞緣覺等四聖法界,隨雜染因緣,則生出生死輪迴的六凡法界,十法界一切法無不是心性所生,能見的是心的見分,所見的法是心的相分,故心即是法,法即是心,所以《華嚴經》說:「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(心性)流,一切法無不還歸此法界。」又實相無相,故無生死涅槃諸相,亦無來去、增減、垢淨等差別相,這才是真實的般若體相。以上略說實相般若完畢。


觀照般若:

若欲證實相,須修觀照般若。《心經要解》分為三段解釋:

  第一段:「觀是眼觀,以般若無分別之智,觀見一切世出世間諸法,悉皆空寂,無相無住,纖塵不染,徹底清淨,誠為不思議的真空大道。」
  若以般若慧眼,觀察世間法及出世間法,皆是因緣所生法,緣生無自性,體性是空寂。空者,《維摩詰經》說:「諸法究竟無所有,是空義。」空性無所有,故皆不可得。寂者,寂滅無相,不生不滅。故以般若眼,所見全是性空,無有分別。若見山河大地,男女等相,即分別高下美醜,這是意識分別心,則已失去般若觀照之功。若是般若智照,見三界一切全是因緣和合之虛妄相,無有真實性,心不住相,故心清淨無相,無相即是實相,亦即眾生本有覺性。

  第二段:「照是心照,以般若大慧之正見,了知一切法,非有而有,有而非有,唯是一心。一切法即心自性,心性即是法性,法性即是眾生性,亦即實相,如此了知,自心即是實相。」
  照是以般若大慧正見,照了一切法,「非有而有,有而非有」,若以為是實有,則是凡夫住相之執有;當知,一切法唯心所現,無實有之法,其性是空。又若以為是無有,則是二乘偏空,沉空滯寂,灰身滅智。當知,心性隨緣能生萬法,幻相宛爾現前,豈能定說是無有?故以般若智照,不住有無二邊,非有非無,圓融有無,不作分別,全是一心中道,心即是法,法即是心,心性即是法性,法性即是眾生本性,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一切法全是一心一性,能如是了知,則自心已是實相。

  第三段:「當知,觀照即是實相之用,實相即是觀照之體,無觀照之用,即不顯實相之體;無實相之體,即不顯觀照之用,一而二,二而一,不即不離。若如是知,方是如實知自心之實相。」
  實相是萬法之體,亦是觀照之體,由了知實相般若,稱性起修,方能生起觀照般若,若無實相般若正見,豈能生起觀照之修學?而欲證實相,須有觀照之功,若無般若智照,心全是妄想分別心,豈能顯現實相之體?故實相之體與觀照之用,一而二,二而一,不一不異,體用不即不離。若能如是了知,方是了達自心實相,方能顯現觀照般若妙用之功德。


文字般若:

  《心經要解》說:「文字是能詮之義,般若是所詮之法,文字依般若起用,般若依文字流傳,般若若無文字,法寶何由住世?般若功用,廣大無邊,若無文字,行人何由證得?文字是般若的慧眼,觀照是般若的船筏,實相是般若的涅槃。般若無文字,行人不開慧眼,般若無觀照,行人不渡苦海,般若無實相,行人不證菩提。文字性空,性空之體,即是般若。」
  行人經由文字之詮釋般若,方知實相般若之妙理,而起觀照之功,故文字是般若的慧眼。佛所說般若妙法,若無般若典籍文字之流傳,後人豈能知般若法寶?若不知般若法寶,行人豈能開慧眼?又雖見文字般若,若不起觀照之功,行人豈能渡生死苦海,而至實相涅槃彼岸?佛法譬喻此三般若:空中之月如實相般若,手指如文字般若,以指標月如觀 照般若,由指而見空中之月,即是由文字起觀照,而見實相。
  又當知,文字是假名,體性是空,性空即是實相般若。故實相、觀照、文字等三般若,一而三,三而一,歸根唯是一心,而又善巧方便分為三,以利行人之修學。以上三般若大意,解釋完畢。


柒、三覺:本覺、始覺、究竟覺。

佛法修學以覺智為根本,從凡夫初信,至佛位乃覺性圓滿,故佛法即是修學覺悟之妙法。以下分別說明此三覺:

本覺:《印光法師文鈔》說:「本覺者,即生佛同具之天佛性,乃性德也。本覺凡聖平等,無有高下。」
  這是說,本覺即是眾生與佛本來具足之佛性,不是後天修學而得,故本覺稱為性德。此本覺理,凡聖平等,在聖不增,在凡不滅,只是聖人以修德開發而顯現,凡夫不知不修,故雖具足而不得受用本覺之妙用。
  《大乘起信論》說:「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,依此法身,說一切如來為本覺。」法界一相者,法界即是真空,亦即第一義空,真空無相,無有分別,故說法界一相。如來證此法界一相,而成就平等法身,以證此平等法身,故說如來為本覺。由此亦可知,本覺是無相真空,是法界一相,亦即一心實相。

始覺:《印光法師文鈔》說:「始覺者,依本覺理,起真實修,對治煩惱習氣,令其消滅無餘之妙智,乃修德也。」始覺是依本覺理起修,因為本覺心中,圓滿具足一切妙法,諸佛亦是依本覺起修,方證無上覺道。所謂「稱性起修」,即是指隨順真如理而起觀修,「全修在性」,所修全是對治妄想煩惱心,而恢復開顯本有之覺性妙智。
  印光大師又說:「始覺工夫淺深不一,悟證地位各別,由名字以至分證,歷外凡以至等覺,皆在始覺範圍之內。」這是說,修行人善根不同,修行淺深有異,故始覺範圍亦廣大,如天台宗將凡夫至佛果分為六位:理即位、名字位、觀行位、相似位、分證位、究竟位。名字與觀行位是凡夫之十信,相似位是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等三賢位,分證位是分破無明,分證法身之十地菩薩與等覺菩薩;究竟位是妙覺佛果。始覺即是從外凡之凡夫,內凡之三賢位,至登地為聖位之十地菩薩及等覺菩薩,以上皆是始覺位。

究竟覺:《印光法師文鈔》說:「由等覺再破一分無明,則修德功極,性德圓彰,福慧具足,煩惑淨盡,圓滿菩提,歸無所得,方為大覺世尊,方證始本合一之最上乘極致,方了修因證果之大丈夫事業。」
  以上是說,等覺一生補處菩薩,由一念入金剛三昧,破無始以來之最初根本無明,圓證我法二空,如是修德功夫圓滿,眾生本具之真如佛性妙德,已全部彰顯,福慧兩足尊皆具足,煩惱習氣已消亡淨盡,而恢復自性清淨,圓滿菩提覺性,無相性空全顯,故說歸無所得。如是本覺與始覺合一,而證究竟覺,即是無上的妙覺佛果菩提。


捌、四智: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。

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,佛陀金口解釋此四智菩提涵義:

大圓鏡智:「大圓鏡智,轉異熟識,得此智慧,如大圓鏡,現諸色像,如是如來鏡智之中,能現眾生諸善惡業,以是因緣,此智名為大圓鏡智。依大悲故,恒緣眾生;依大智故,常如法性;雙觀真俗,無有間斷;常能執持無漏根身,一切功德為所依止。」
  以上經文大意:修行人長劫修般若妙智,轉異熟識之有漏為無漏,所得智慧,稱為大圓鏡智。「異熟識」即第八識阿賴耶識,第八識能含藏前世今世所造善惡業種子,來世因緣成熟時,善業感樂果,惡業感苦果,這因與果必隔世而於異時成熟,故說第八識為異熟識。
  大圓鏡智,斷盡阿賴耶識之有漏種子習氣,眾垢淨盡,恢復自性清淨,如大圓鏡光明遍照十方,無物不照,普現萬像,能鑒照眾生諸善惡業。此大圓鏡智,悲智不二,依大悲,恒緣眾生給于救度;依大智,常覺常照真如法性,不生不滅。此大智「雙觀真俗」,俗是俗諦,亦名世諦,對一切世間色心等法,五蘊、六根、六塵、十八界等,能如實而見,如實了知真實相。真是真諦,亦名勝義諦,亦名第一義諦,是聖智所見我法二空的真如理。大圓鏡智,雙觀真俗,涉俗而不染著,觀真而不住空,常行中道一心。以「常能執持無漏根身」,故轉有漏之身土,而成真常無漏,萬德莊嚴之報身與淨土。總之,萬德無不朗照,悉於中現,故大圓鏡智為「一切功德所依止」。

平等性智:「平等性智,轉我見識,得此智慧,是以能證自他平等,二無我性,如是名為平等性智。」
  修行人轉第七識之有漏為無漏,所得智慧,稱為平等性智。「我見識」即第七識末那識,以第七識常執人我法我二見,有高有下,自他起不平等之分別。今成無漏,二執已除,人無我法無我,我法二空,無人我差別相,自他平等,故能運同體大悲,起無緣大慈,平等普濟一切有情,名為平等性智。

妙觀察智:「妙觀察智,轉分別識,得此智慧,能觀諸法自相、共相,於眾會前說諸妙法,能令眾生得不退轉,以是名為妙觀察智。」修行人轉第六識分別識之有漏為無漏時,所得智慧,稱為妙觀察智。此智「能觀諸法自相、共相」,自相是指諸法自體之相,如地水火風四大之自相:地大性堅固,水大性濕潤,火大性温熱,風大性輕動。又如五蘊之自相:色是有質礙性;受能領納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;想是取像為性;行是遷流造作;識是分別了知,以上是諸法之自相。共相是指諸法共通之相,如五蘊皆生住異滅,及人法二空之理,是為共相。此妙觀察智,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,故能隨順眾生根機,說諸妙法,雨大法雨,斷一切疑網,令諸有情得大利樂,入不退轉,是為妙觀察智。
  此經又說:「如來已善圓滿妙觀察智,不觀而觀,不說而說。」如來圓證妙觀察智,已證我法二空,故無能觀之我及所觀之法,無能說無所說,故「不觀不說」。然又依利他之大悲心,觀察眾生根機利鈍差別,應病授藥,說法破其顛倒執著,故「不觀而觀,不說而說。」其中「不觀不說」是我法二空根本實智,「而觀而說」是利他之善巧方便,故如來妙觀察智,悲智雙運,常行中道。

成所作智:「成所作智,轉五種識,得此智慧,能現一切種種化身,令諸眾生成熟善業,以是因緣,名為成所作智。」
  修行人轉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之有漏為無漏時,所得智慧,名為成所作智。此智為利樂一切眾生,能示現種種神通變化,或示現種種應化身,成就其本願力所應作之事,令眾生成熟善業,得諸善果,名為成所作智。